大夏天,架起蚊帐防蚊子并不稀奇。在温岭,一些蔬菜合作社为了使蔬菜免受虫害,也给田地里的蔬菜架起了“蚊帐”。据了解,温岭一共有60多亩种在“蚊帐”里的蔬菜。
这些架在菜地里的“蚊帐”,有个学名叫防虫网。
防虫网搭配防虫灯、粘虫板,构起“无污染”防虫环境
肖文铎是泽国肖健康果蔬种植园的负责人,从事果蔬业十多年。对他来说,种菜最大的困扰就是虫害。
“各种虫类不仅会把菜叶咬出一个个空洞,严重的还会使蔬菜致死。”肖文铎说,为了使蔬菜免受虫害,一般农户会给蔬菜打上农药。可是,喷洒农药虽然能消灭害虫,却也会在蔬菜上留下残留农药,影响食品安全。
4年前,肖文铎在温岭市农林局蔬菜办的支持下,在农田里支起覆盖十多亩菜地的防虫网。
“为了达到更好的防虫效果,我们在防虫网外安装了防虫灯,并在网内放置了粘虫板和滴灌设施。”肖文铎说,整个架构都是参照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标准建设的。这样不仅能有效除虫,还能大幅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像这样的蔬菜生产基地在温岭一共有4个。”温岭市农林局蔬菜办主任郑英唐说,种植总面积有60多亩。另外,每个生产基地都设有检测站,农户们会对生产出来的蔬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
种植成本较高,“蚊帐”里的蔬菜销路不太好
“六七年前,我们就开始向菜农们介绍‘防虫网’这种物理防虫方式。”台州市农业局植物保护检疫站的钟站长说,但推广效果一直不太好,主要因为架防虫网的成本较高。
“以温岭的4个生产基地为例,综合考虑人工、设施等因素,每亩菜的生产成本会增加两三千元。”郑英唐说,眼下蔬菜行情不太好,高成本生产出来的蔬菜更是乏人问津。
据了解,每年的7月初至9月底,这种采用防虫网等无公害设施生产的新鲜叶菜,都会在温岭当地的三和超市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专柜对接销售。
“政府每年都会给采用防虫网等无公害设施生产的蔬菜一些补贴。”肖文铎说,即便这样,这些蔬菜的售价也要比一般菜场上的蔬菜高出1/3。这样的价格,老百姓还是不太能接受。
肖文铎说,现在他们是贴钱在“蚊帐”里种蔬菜,但是相信随着群众对食品安全的不断重视,这种价格虽高但农药残留少的蔬菜总有一天会被大家接受。
原文《温岭60多亩蔬菜种在防虫网里 还搭配防虫灯粘虫板》 |